智慧之光:古人的救火器具,你了解吗?
今天,阿消先给大家看一幅图
下面这些物品你认识吗?
能猜到它们的作用吗?
其实啊,它们是一组
宋代的救火器具!
来自《武经总要》火备图
北宋前期,宋仁宗组织编纂出中国第一部官修兵书《武经总要》,其中就记录有水桶、麻搭、斧钜、梯子、火叉、火钩等救火器具。
正所谓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
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
这些救火器具
水袋
"以马牛杂畜皮浑脱为袋,贮水三四石。以大竹一丈,去节,缚于袋口。若火焚楼棚,则以壮士三五人持袋口向火蹙水注之,每门置两具。"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用牛马等动物的整张皮做水袋,最多能盛四百多斤的水(宋代一石约合今天59.2kg),袋口包一根一丈长的大竹子,竹子内部打通。使用时,挤压水袋里的水,这段竹子就是喷头。
唧筒
"用长竹,下开窍,以絮裹水杆,自窍唧水。"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唧筒是宋代重要的发明,在中国消防史上有着重大贡献。尽管当时的唧筒还很简单,但是对后世影响深远。
水囊
“以猪牛胞盛水,敌若积薪城下,顺风发火,则以囊掷火中,古军法作油囊亦然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水囊盛水少,但灵活性强,单人就能使用,更适合近距离的、较小范围的火灾。
麻搭
“以八尺系散麻二斤,蘸泥浆,皆以蹙火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在八尺长的竹竿上系着二斤散开的麻,发生火灾时,把散乱的麻蘸着泥浆,然后再抹在火苗或者周边地方,就能灭火或者阻止火灾蔓延。麻搭短,使用范围有限,所以只适合范围和程度都很小的火灾。
请持续关注中国消防
带你了解更多有趣的
消防历史知识!
原标题:《智慧之光:古人的救火器具,你了解吗?》